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YB体育获取教学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十篇

YB体育获取教学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十篇

  YB体育信息需求动机研究在164份有效问卷中,有163份问卷回答了“信息需求动机”这一问题。在这163个接受调查的成教学生中,有91个学生(占55.8%)选择了“学习知识”为信息需求的主要动机,58个学生占(35.6%)选择了“完成学业”为信息需求的主要动机,46个学生(占28.2%)选择了“扩大视野”为信息需求的主要动机,只有4个学生(占2.5%)选择了“消遣娱乐”为信息需求的主要动机。可以看出,学习知识、完成学业和扩大视野是大部分学生产生信息需求的动机。而实际上,很多成教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平时也不肯花时间学习,这似乎同我们调查的结果相悖。这是因为信息动机只是产生信息行为的基础,只有在合适的外部环境下,信息动机才有可能转化为信息行为。而这种外部环境是需要学院和图书馆来共同创造的,只有创造了合适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大部分信息动机顺利转化为信息行为,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途径分析我们将获取信息的途径分为5种。大部分成教学生在产生信息需求后,首先想到的3种获取信息的途径是Internet,利用图书馆以及求助老师、同学或朋友。Internet和图书馆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可以满足很多学生的大部分的信息需求,这也使得它们成为满足成教学生信息需求的首选的主要途径。我们的调查结果是:在164份有效问卷中,有141个学生(占86.0%)选择了“Internet”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有112个学生(占68.3%)选择了“利用图书馆”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有80个学生(占48.8%)选择了“求助老师、同学或朋友”为获取信息的途径,另外有52个学生(占31.7%)选择了“电视、广播”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有52个学生(占31.7%)选择了“自己购买书籍、期刊或杂志”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有4个学生(占2.4%)选择了其他途径。如果通过无偿的方式仍然无法满足成教学生的信息需求的话,他们会考虑采用有偿的方式吗?在164份有效问卷中,有54个学生(占32.9%)通常会采用有偿的方式,有99个学生(占60.4%)偶尔会采用有偿的方式,也就是说,有93.3%的学生会考虑通过有偿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仅有11个学生(占6.7%)在无法利用无偿方式获取信息后放弃使用有偿方式。

  信息需求分析关于成教学生最关心的信息,我们的调查结果是:在164份有效问卷中,有82个学生(占50.0%)最关心的是学习考试信息,有39个学生(占23.8%)最关心的是娱乐信息,有39个学生(占23.8%)最关心的是新闻科技财经信息,以上3种情况占到97.6%,只有4个学生(占2.4%)最关心的是其他信息。我们进一步对成教学生购买书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164份有效问卷中,有69个学生(占42.1%)选择购买计算机及外语考试类书籍,有45个学生(占27.4%)选择购买自学考试辅导类书籍,有42个学生(占25.6%)选择购买娱乐休闲类书籍,有54个学生(占32.9%)选择购买本学科专业书籍,另有33个学生(占20.1%)很少买书。图书馆作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应该为满足学生的学习考试信息服务,可以根据成教学生的信息需求特点对馆内藏书做适当的调整,有针对性地满足成教学生的信息需求。

  对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51%的成教学生能够经常去图书馆,他们去图书馆的目的主要是上自习和去电子阅览室上网,49%的学生偶尔去或基本不去图书馆。南航成教学生有一部分住在校外,距离图书馆路途远,按照艾伦的信息查询行为模型,用户对信息源的选择几乎是唯一的建立在可近性的基础之上,他们认为在宿舍通过网络同样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因此很少去图书馆。南航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和纸本资源,通过表1可以看出成教学生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资源的利用上也有所差别。纸本图书是成教学生用得最多的资源,纸本期刊和电子图书相对于纸本图书的使用人数要少。特别是学位论文,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很少有人使用,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用人数达50%,明显高于低年级。从表1还可以看出,电子资源的使用人数要明显低于纸本资源。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有73%的学生在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时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使得他们很多人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电子资源。检索目标不明确、不熟悉检索方法、对数据库内容不了解都是他们利用电子资源时存在的障碍。这和我校对成教学生没有开设相关的检索培训课程是有关系的。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目前,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健康教育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 [1]。青少年思想活跃,正处于性成熟阶段,但又缺乏相关防护意识,成为当前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大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生力军[2]。免费论文。为了解昆明市各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以便为高校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对昆明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昆明市四所高校,按年级进行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分别从四所高校中抽取2008级和2006级大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4-6个班级,对抽中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到现场组织调查对象独立、匿名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

  对所有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利用SPSS11.5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1831名学生接受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65份,有效率96.40%。1765名调查对象分别来自昆明市的四所大学,其中医学院校学生436人(24.7%),非医学院校学生1329人(75.3%);男生742人(42.0%),女生1023人(58.0%);年龄分布在17-25岁,平均年龄为20.831.37岁;大学一年级918人(52.0%),三年级学生847人(48.0%);。

  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电视、报刊书籍和学校教育,但是最希望获取知识的途径为学校教育。两者相比较,大学生希望通过医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比例明显高于实际情况(P<0.001),见表1。

  南疆四地州作为贫困地区,能否脱贫,教育是根本,是关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新疆教育,特别是高度重视南疆教育的改革发展。启动实施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南疆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出台了《自治区公共教学资源向南疆、边远农牧区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政策的实施方案》。一系列的举措推动了南疆教育快速发展,南疆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三年的建设,新疆基础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总量已经覆盖到全学科、全学段,但广大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方式上的变化却不明显。通过点、面结合对南疆四地州部分学校,先听取校长的教学信息化应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再对学校采取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来了解广大南疆教师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情况、态度,以及对资源形式、类型、数量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当前在用的新疆基础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调研的最终结果将为今后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尤其是双语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亦为新疆基础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提供参考。本调研报告以调研问卷信息为依据撰写而成。

  调研目的是了解学校及学科教师对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态度及需求。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获取数字教学资源的途径、教师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情况及类型、新疆基础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对所提供资源的评价、对数字资源制作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对教师获取使用数字资源的培训情况等。调研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所获信息线.调研对象

  根据调研问卷的需要和南疆四地州基础教育阶段“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情况,选取了和田地区的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和田市,喀什地区的疏附县YB体育、莎车县、英吉沙县、喀什市,克孜勒苏州的阿图什市,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小学、教学点,共计12所中小学校的86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调研共发放问卷86份,回收问卷8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具有较好的专业覆盖性和较强的代表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哪些途径获取需要的教学资源是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

  调研数据见表1,有43%教师所用的数字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新疆基础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20%的教师自己制作PPT课件资源,有15%的教师从互联网上搜索优质数字资源,有12%的教师选择使用教学光盘,有11%的教师选择网上购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可以看出,虽然获取资源的途径众多,但是通过为期三个月、40课时的南疆四地州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培训,新疆基础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教学资源己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南疆四地州教师获得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

  数字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获取和使用资源的数量,教师的使用态度会直接影响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和学生的使用。

  调研显示(见表2),有23%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学中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有55%的教师认为较高,一般、较低、非常低的分别是17%、3%、1%。说明大多数学校的管理者重视教师利用信息化设备及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上课,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所有学校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原本薄弱学校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方法方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升竞争力,赶超其他先进学校。[1]认识较低的学校管理者,要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引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调研数据显示(见表3),有9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能应用到数字教学资源。从使用资源的人员分布上看,有81%的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数字教学资源,有18%的教师偶尔使用,仅有1%的教师不使用。上述统计数据说明:一是南疆四地州基础教育阶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多数教师能够使用数字资源上课;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需求,已有的资源在类型、数量和质量方面还有丰富、完善和提高的空间。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是有效的资源,如何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这是资源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了解教师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数字教学资源。

  【摘要】 目的 探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调查在SARS流行时,不同人群获取相关知识的情况和接受信息的途径。结果 在相关知识的了解上,对SARS病原学、其传播途径和管理类别的掌握达80%左右,对使用何种消毒剂知晓率仅有573%,能够服从良好卫生习惯的比例仅有467%,特别是服务业仅有32%的人能够遵守预防SARS的行为习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与其他文化程度相比,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低。接受信息的途径以电视、社区宣传、报刊杂志为主,外来务工人员接受信息的途径比较分散。结论 在SARS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文化程度低者、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行业人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2003年6月SARS流行期间,对宜昌市西陵和伍家岗2个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对SARS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人行为及接受途径,探讨在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宜昌市2个区内分别抽取2个居委会,共抽取4个居委会。在每个居委会中抽取若干个楼栋的18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共抽取1 856人,回收问卷1 787份,回收率963%。其中男性886人(占496%) ,女性901人(占504%)。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SAR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战胜疾病的信心等。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执行。

  主要包括病原知识(SARS病原体特性)、传播途径、消毒剂使用、传染病管理类别、遵守卫生习惯及保持情况。按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

  总体上看,除了对消毒剂使用知晓率仅有573%,能够遵守卫生习惯(指保持室内通风、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使用口罩等)的人仅有513%外,其余各项回答正确率均接近或达到80%。回答正确的比例在性别之间无差异(P>

  005)。但在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职业的人群之间有差异,分别见表1、表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与其他文化程度相比,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的仅有50%左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按职业分类,干部、职员和工人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达80%以上,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人员、退休人员和个体经营者回答正确率低,分别有2项问题回答正确率为各人群中最低;城市家庭妇女及其他人员回答的正确率为两者之间,也分别有2项问题回答正确率不到50%。而在能遵守卫生习惯的人群中,95%以上都能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表1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回答相关问题的正确率

  221 不同性别的人群获取知识途径的情况 总体上看,不同性别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有277%的人主要从电视上获取知识信息,依次有237%、230%、101%、91%、64%的人认为获取的知识信息分别主要来自社区宣传、报刊杂志、单位宣传、亲戚朋友、网络。

  222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电视、社区宣传、报纸杂志是居民获取相关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相比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来说,随着文化程度下降,对电视和社区宣传的依赖有增加趋势,选择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的比例降低。 表2 不同职业人群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表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表4 不同职业人群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

  223 不同职业人群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 表4可见,除了外来务工人员之外,不同职业人群以电视为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主要途径的比例最高。主要以电视、社区宣传、报纸杂志为主要信息来源。其他途径的比例较低。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报刊杂志的比例为最高,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分散。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于2002年11月在广东佛山首例发生后,疫情在我国20多个省市迅速蔓延,并波及全球十几个国家[1]。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被战胜。在这场战斗中,健康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查显示:尽管对SARS病原体的来源一开始并不清楚,但人们对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还是比较高,说明健康教育及时,效果良好。在使用何种消毒剂的回答正确率及执行文明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比例却不尽人意,这可能与宜昌市发病病例较少,人们怀有侥幸心理有关[2,3]。同时也说明,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4]。特别是服务业人员卫生习惯服从率仅达320%,说明服务业人员素质尚有待提高。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发生时,服务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疾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作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另外,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对相关知识了解远远低于其他人群,回答正确率仅500%左右,这与许珊丹等[5]报道一致。

  从获取知识的途径看,电视、社区宣传和报刊杂志具有明显的优势,累计有744%的人主要从这里获得相关信息;从单位宣传、亲朋好友和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相对较少。文化程度越高,对电视的依赖降低,而文化程度越低,由电视获取信息的比例越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分散。因此,在电视普及的今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充分利用电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报刊杂志和社区针对性的宣传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网络是重要的健康宣教补充途径,其作用与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有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全体居民共同面对,而在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案中,要特别关注服务行业人群、文化程度低下人群、外来务工人群的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的宣教方式和开展健康教育的场所,加强这些薄弱环节,堵住健康教育的漏洞,在今天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张瑜,张险峰,袁方玉,等湖北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各类检测方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4):47.

  [2]张顺祥,蒋丽娟,张启文,等传媒引导和公众互动对SARS预防控制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3405.

  [3]黄利鸣、祝开荣、丁文柏,等宜昌市9例SARS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4,23(3):306307.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世界上的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总量是有限的、不足的,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然而佛学即佛法之学,以探讨方向而言,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亦包括其以后之弟子、后世宗师、历代学者,以佛陀之教法为依据,加以解说、抉择、阐论之佛教各种宗要学说。表面看起经济学与佛学不相关,但通过研究也具有相通之处的。

  1.经济学的幸福概述。著名的英国戏剧作家、文学家和社会主义宣传家萧伯纳曾讲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经济学所研究的实际就是面对限制条件下,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物资等)利用最大化的问题,社会和每个人都面临稀缺性(这就是限制条件),所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家庭或者个人而言,所追求的即是自己的最大幸福。

  2.经济学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对于幸福YB体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YB体育。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被称为经济学中“最后一个通才”和当代经济学的“掌门人”)提出了这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公式来看,获得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的比例关系:效用与欲望。当欲望(分母)既定时,效用(分子)越大,越幸福;当效用(分子)既定时,欲望(分母)越小越幸福。

  但是,如果有人把欲望作为无限的,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讲,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从这个公式看,幸福对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1.佛学认为少欲知足是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欲望,重点在“欲”,“欲”(梵语chanda或rajas),又作乐欲,有需求、欲望的意思。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认为,心捕捉的对象是由作意产生的作用,而不是欲的作用,所以欲不是从一切心起,仅是对愿求的对象所起的别境。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欲的分类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

  2.佛学中的“五欲”。“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即:(1),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2)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3)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4)味欲,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5)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3.少欲知足是佛学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少欲知足是佛经中经常期勉信众的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知足。《长阿含经》卷十二〈自欢喜经〉中提到:“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

  1.经济学中欲望决定幸福。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时,通常假定欲望是既定的。追求幸福通常去追求效用(分子)的尽量大,这也是通常世人追求幸福的思路。因为尽管从发展的角度看,欲望是无限的,但在某一个阶段内,当一个欲望未满足前,我们可以把这个欲望作为既定的。当欲望为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一个人有100元钱可以用来买米,附近可以买到的米价格是2元/斤,但是经过几家比较后,发现同质量的米在稍远地方只要1.8元/斤,同样的钱买同样的米50斤后,还节约了10元钱。效用明显扩大,就会为此而感到高兴。这也就是产生幸福的简单模型。

  2.佛学认为欲望决定幸福。佛教既有扩大资源效用的途径和方法,使资源利用的效果更好,又有如何认识和对待人的欲望的内容。即为公式“幸福=效用/欲望”中,与其扩大分子(效用)相比,更加重视缩小分母(欲望)。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只注重从经济角度去追求幸福,结果往往收获的还是一场空。“金钱、物质”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甚至不择一切手段。商家们绞尽脑汁盘算着如何提供更完美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服务,来调动消费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受,更提倡用未来的收入来圆今天的享受之梦,大众们也非常容易选择这种种诱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种种外求的快乐是短暂而不长久的。

  正所谓“诸法因缘生”,物质资源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一个途径,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资源效用,另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欲望,简化自己的生活,达到“少欲知足”,把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大的幸福。

  伴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日益加快,如何有效应对财政拨款机制的调整,已是高校管理层需要着手研究的问题。不难预见,若是全额财政拨款机制发生改变,必将增大高校资金预算及配置难度。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应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监督机制(以下简称:会计监管)。

  作为事业单位类型的高校,是在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开展资金预算、配置活动的。从高校资金的使用途径来看,主要包括:教学领域、教学辅助领域,以及行政管理领域。与此同时,诸多高校目前仍然存在着扩建的诉求,从而基建也成为途径之一。这就意味着,高校会计监管不仅是优化资金预算与配置的手段,更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高校会计监管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这也就为如何完善会计监管提出了要求。

  (一)教学领域的固定资产使用存在会计监管问题。教学领域的固定资产包括:通用性和专用性两类。其中,通用性固定资产如“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而专用性固定资产如实验设备。不可否认,高校通过招标程序合法购置上述资产,这从形式上并没有问题。然而,在资产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耗材采购经费,往往是会计监管的薄弱环节。不难理解,无论是通用还是专用资产,其在具体的使用知识上已超出了会计人员的专业范畴。因此,正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导致了会计监管缺失。

  (二)行政管理经费的使用存在会计监管问题。从目前高校体制现状来看,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着巨大的会计监管难度。且不说权利因素使然,仅行政管理部门的资金使用途径而言,就比教学领域难于掌握。比较来说,会计监管环节难以准确获取经费使用背后事件的真实性。如,招生部门在开展招生工作时,会计人员无法获知当事人确切的资金使用情况,当然也就无法切实履行会计监管工作。笔者认为,这在各高校应是普遍存在的难题。

  (三)其它基建经费的使用存在会计监管问题。高校在追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必然需要不断拓展学校的建筑面积。这就成为了资金使用的主要方面。该领域依然存在着会计监管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仍然来源于:(1)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监管缺位;(2)经济事件发生的隐蔽性所形成的监管缺失等。

  鉴于第三个方面出现的会计监管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将主要针对前两个问题讨论财务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

  伴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同时,目前高校还面临着薪酬分配制度的变革。在以绩效管理为主线的体制框架内,必然也对高校财务会计的监督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新时期高校对会计监管的要求如下所述:

  (一)会计监管对象应该细化。会计监管对象应该细化,其本身就是对当下绩效管理的适应。具体而言,“对象”包括:个人、部门。针对个人的会计监管目前容易实现,而对部门的会计监管则比较困难。原因在于:(1)高校各部门一般都有二级帐户,形式上被监管,但在事由充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经费。(2)在科处结构下,部门经费的使用须由部门和高校行政主管签字,而高校行政主管则无法准确获知资金的使用途径,因此就为财务会计监督带来了困难。为此,对部门细化在于将监督机制下放,由部门管理者来执行。

  (二)会计监管过程应该完整。从高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高校各部门申报下年的经费预算,在此基础上全校做出总预算;(2)在具体的资金使用中,采取二级帐户管理;(3)对于各部门的创收收入采取分层划拨的形式等。这就要求,高校财务会计监督过程应涵盖以上几个方面,从而形成完整性。其中,对于第一阶段的预算来说,应形成刚性机制,并搭建各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申报审批途径。包括教学、行政部门的资金申报材料,是高校财务管理对资金预算的基础信息。在面对各教学部门和行政部门的资金需求时,财务管理部门应倾向于教学部门。同时,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色以及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的战略规划,有重点的开展资金配置。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管途径。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各院系的专门帐户,监督资金流向和流量来获得第一手财务信息。同时,在涉及实验设备采购、师资培训、外出考察活动时,财务管理部门还应派专人进行事项核实,并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给予资金使用建议。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评价途径。 资金作为高校教学资产的货币形态,将逐步被实物形态所替代。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评价则在于,财务管理部门对院系新购置教学资产进行使用频率上的评价;并且,还应参与师资培养后的能力评估工作。

  (四)建立定期、长效的部门信息联动途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为了更好的推进学校内涵式建设,还应与教学、行政部门建立起定期、长效的部门信息联动途径。通过专人定期访问,以及信息平台基础上的沟通活动,来及时了解高校在各个领域的资金需求状况。

  小结:从高校资金的使用途径来看,主要包括:教学领域、教学辅助领域,以及行政管理领域。与此同时,诸多高校目前仍然存在着扩建的诉求,从而基建也成为途径之一。为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申报审批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管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评价途径;建立定期、长效的部门信息联动途径。

  [1]范晔.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监管中的定位和作用[J].财政监督,20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03010);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81094)。

  [作者简介]赵奥,(198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资源管理;

  武春友(1945-),男,辽宁辽中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与环境管理。

  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在人类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公众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因而最了解自然资源价值,懂得如何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合理利用,因此,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有助于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内外学者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内涵、意义、模式进行实证案例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因素即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公众感知数据,最后运用多层次灰色法计算出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近些年来,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公众参与在公共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决策制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性,政策制定者、专家以及市民或者利益代表者逐渐在公众决策问题上发挥着合作决策作用[1,2,3]。Cvetkovich和Earle将公众参与资源管理定义为公民自身寻找与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实施相关的参与信息,并主动参与的过程[4]。Steele J认为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是将公众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融合考虑进来,参与到更为有效、更富创造性的决策制定过程[5,6]。总体看来,公众参与作为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有助于决策制定者更好的理解参与过程,有利于管理信息的搜集和共享,有助于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一致并直接参与计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7,8]。

  国内外学者在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进行研究时所选取的出发点大有不同,毕宇珠以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土地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过程主要体现在参与意愿征求、参与讨论、参与问卷调查、提供决策参考意见[9]。在奥地利圣珀尔腾,公众参与土地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参与途径上,即通过小组访谈和焦点访谈来搜集信息、获取决策参考意见[10]。澳大利亚Grampians Wimmera Mallee委员会强调通过立法和相关约束安排以及参与信息的公开来使公众更清楚地获取参与信息,然后自觉参与循环用水战略的实施[11]。坦桑尼亚的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使用过程体现出公众的参与认知和参与意愿,当地公众响应政府号召,自觉终止一切在河里洗衣服、洗澡活动[12]。彭分文、陈栋就激励机制影响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研究[13]。葛俊杰、王仕等认为社区环境圆桌会议是公众参与的一种创新形式,强调参与环境和参与途径对参与行为的影响[14]。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参与意义和参与模式的研究,而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则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从参与途径、参与意识等方面来分别进行论述,因此,本文将尝试通过多层次灰色法来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进行识别分析。

  多层次灰色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适用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研究对象,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部分: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针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个一级评价指标项和18个二级指标项,构建出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数据是基于实地调查所得,故运用熵值法将所搜集的调查数据按照4个一级评价项分别进行权重确定。

  采用李克特经典五级量表将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测量,评价值5、4、3、2、1分别代表影响非常大、影响很大、影响一般、影响不大、影响很小。当指标的评价值介于相邻等级中间时,相应的评价值为4.5、3.5、2.5、1.5。

  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以及李克特量表的特性,本文选取5组评价值来构建样本矩阵,样本评价值主要来源于对居民群众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从有效问卷中得到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的评价值,将每一组评价值都进行平均化处理,最后将五组评价值的均值作为最终样本评价矩阵。

  按照灰类1至灰类5和相应的白化函数,分别计算评价矩阵中的灰类评价系数,然后将一列指标的灰类评价系数加总,将每一个灰类评价系数与加总值相除,得出的一列比值即为灰类评价向量。

  将运用熵权法计算出的4个一级影响因素项中的二级指标项权重转置后与灰类评价向量相乘,即得出4个一级影响因素评价项的总灰类评价权矩阵,最后将李克特量表中的评价等级值与各个一级评价项的总灰类评价权矩阵相乘,即得出4个一级影响因素评价项的影响值,通过影响值的高低就可以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识别。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在数据的搜集方面则不能直接从统计年鉴获得,而采取问卷调查法获得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本研究开发了隶属于4个影响因素子项的18个评价问题,问题的回答采用公众自由主观判断,依据等级进行打分。考虑到调查数据获得的成本和便利程度,本研究随机在大连市金州区、沙河口区、西岗区选取5个住宅小区,每个小区随机发放4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回收有效率达81%。

  构建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识别体系主要从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入手,在此基础上选择18项能够反映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指标,构建如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等因素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作用程度通过多层次灰色分析,得到影响值分别记为Cy、Hy 、Wy、By 。

  (1)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都较高

  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依次为3.780、3.571、3.721、3.867,影响值均介于影响程度一般和影响程度很大之间,由此判断以上因素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都较大,其中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最大,参与意识、参与途径次之,参与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影响值之间的差别较小,基本上都接近影响很大的值域范围,评价结果与问卷调查得出的大部分结果较为接近,由此说明采用多层次灰色法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是科学可行的。

  (2)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最高,其中,参与信息获取的及时度的影响贡献率最大

  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867,接近于4(影响程度很大),参与信息获取的及时度在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贡献率达31%,以上说明公众在参与资源管理时很大程度上受参与平台建设的影响,即自身参与行为是否合法、获取参与信息的便利度、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等等,其中获取参与信息的便利程度和及时性尤为重要,只有公众及时、方便地获取参与信息才能更富成效地积极参与资源管理。

  (3)参与意识、参与途径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中,资源保护和节约意识的影响贡献率最大

  参与意识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780,公众出于对资源保护和节约使用而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贡献率最大,由此说明参与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公众自觉地参与资源管理,当公众自身具备对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参与资源管理则]变成维护自身生存利益的一种保护行为,由此也更加验证了参与平台建设中公众参与认知水平建设的重要性。参与途径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721,其中参与讨论和听证是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参与资源管理方式,参与途径的多样化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宽的参与空间和更多的参与方式。此外,由于公众参与资源管理在我国兴起较晚和相关法律约束的缺失,公众在普遍程度上接受的参与方式基本上是以讨论为主,少数的听证性参与例如环保听证、污染物责任听证在近些年才逐渐出现。

  (4)参与环境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新闻媒体、社区文化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参与环境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571,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较小。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公众对媒体传播参与资源管理政策、参与资源管理讲座等参与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价较低,基本处于影响程度一般,特别是新闻媒体、社区文化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没有达到应有的影响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现有的新闻媒体和社区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从新闻媒体和社区所获取的参与信息较少,因而对公众的参与行为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弱。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大致分为主动型参与和被动型参与,主动型参与即参与者认识到参与资源管理是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而被动型参与即参与者认识到继续大量消耗浪费资源会殃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而不得不参与进行资源管理。因此,加强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通过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的宣传使公众认识到自然资源即将面临枯竭,从而提高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汲取国外环境保护教育经验,在国内中小学开设资源保护等相关课程,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社团组织带动作用,通过媒体报道和志愿者的呼吁来倡导公众自觉参与资源管理,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参与意识浪潮。

  参与环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参与者的积极性,公众在考虑是否参与、如何参与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参与环境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环境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目的。鉴于此,要从以下两方面优化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和推广国内外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典范,普及参与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危机意识和参与资源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辐射扩散作用,积极进行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社区内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和培训途径例如文化展板、图书角、周末讲座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参与氛围,从而无形间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资源管理的自觉性。

  参与途径和模式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参与心态和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公众参与在资源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参与方案讨论、参与决策制定、参与决策表决的积极作用。因此,要规范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模式,使公众在合法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下积极参与资源管理。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查阅,资源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具体途径和模式按照发起主体不同,大致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参与、非政府主导型参与和公众自觉型参与。政府主导型参与基本上是以参与评估和听证模式为主,例如土地资源违法占用听证、森林资源参与式评估等,公众通过评价、表决等方式达到参与资源管理的目的;非政府主导型参与基本上是以参与讨论和访谈为主,在关系到国家、区域内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等相关政策制定时,非政府组织例如学术团体、志愿者团体等通过参与讨论和访谈等途径发表政策性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公众自觉型参与则主要是公众对生活中消耗的资源进行自我管理,例如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自觉使用节能家电、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等。此外,参与途径和模式的建设要依托参与平台中法律平台建设,在法律上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模式予以规范,详细规定公众参与形式,确保整个参与行为合法有效。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是一种积极参与决策制定、商讨和确定的过程,整个参与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参与平台基础上,例如法律平台、信息平台、认知平台和相关鼓励措施平台。公众只有在参与平台的支撑下才能更为有效地参与资源管理,其中,参与主体和参与行为的合法性、获取参与信息的及时性和通畅性直接作用于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因此,要加快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平台建设,特别是法律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制定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公众的参与行为在法律框架的约束下合法有效,从而提高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区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准确及时地将参与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传递给公众,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资源管理的相关动态,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实现参与信息的共享和公开,从而提高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质量。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概括为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计算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

  1.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都较高,影响值均介于影响程度一般和影响程度很大之间,评价结果与问卷调查得出的大部分结果较为接近,因此,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影响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因素进行识别是科学可行的;

  2.参与平台建设的影响程度值最大,公众是否参与资源管理以及参与效果与参与平台建设的优劣有密切关系例如自身参与行为的合法性、获取参与信息的便利度、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参与信息获取的及时度;

  3.参与意识与参与途径的影响程度较大,参与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公众自觉地参与资源管理,参与途径的多样化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宽的参与空间和更多的参与方式。公众是否具备自主参与意识以及提供给公众可供选择的参与途径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参与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现有的新闻媒体和社区文化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从新闻媒体和社区所获取的参与信息较少,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的辐射力度有待增强。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资源管理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问卷题项的表述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但本文也存在如下局限需要进一步改进:问卷涉及的题项内容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质量,且问卷题项表达方式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时采用多层次灰色法,数据是以居民感知程度为基准的,因而数据样本量的大小以及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应进一步加以避免。

  [9]毕宇珠.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生态经济,2009(9):39-40.

  [13]彭分文,陈栋.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6):94-98.

  [14]葛俊杰,王仕,袁增伟,毕军.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7,43(4):405-409.

  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对于专业教学知识的持续取得、储存、分享、运用与创新的过程。[1]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对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管理的能力,在漫长的教学岁月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事错误的教学。为了让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对其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产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笔者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收集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深入了解了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在网络问卷中,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没听说过和不知道具体含义的占了76.7%,仅有1.4%的人听说过,并对其涵义比较清楚。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知识欠缺。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传授知识,教师们虽然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个人知识管理已经渗透,也就是教师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发地去管理了知识。

  虽然教师在潜意识中认为,能够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管理,但这仅仅停留在无意识的自发状态。对于最基本的知识归类和储存,很多教师都感到不知所措,零散无序。当要用到某方面的知识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查找,很多时候要找的知识又突然不知去向,不能有效地将自己所需的知识及时提取出来。

  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在中小学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教学“专业个人主义”。教师将自身独立获得的经验、专业知识看作是升迁和竞争的资本,不愿分享。虽然学校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会给愿意分享知识的教师一定的奖励,但很多教师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进行分享。

  对于教师来说,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蕴藏在教师头脑中的有关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等经验性的知识才是教师知识精华的部分,也是主宰与决定教师专业行动的主要力量来源。[2]对于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最主要的就是管理隐性知识。教师知识的增长主要是对于教师个人经验进行不断反思的过程[3],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

  教师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拥有大量的知识,但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教师普遍缺乏知识管理的意识和指导思想,其拥有的知识资源处于一种零乱、无序的状态,在关键时刻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知识的流失。为了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教师应按照个人实际的需求,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有序化处理,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存取,达成知识积累,以便在使用时及时搜寻、提取想要的知识,提升显性知识的价值。

  借鉴知识管理中的编码化策略,首先要对教师的知识进行编码,即将教师的教案、教材、教学计划、学习手册、专家讲学、期刊、视频和音频等教学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类和整理,以文档化或电子化的形式存储起来,逐步形成教师的教学档案。在进行文件命名时应遵循简单明了、见名知义的原则,可以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等。这样就方便了信息资源的分类存储、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时间和资源浪费。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知识管理工具,如iSpaceDesktop、iNota、Mindmanager、Blog、RSS、360doc个人图书馆等支持教师进行知识管理。

  从知识管理的公式可知,知识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知识管理界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能够获取、整理知识资料,更要注重去分享显性、隐性知识。分享他人的知识也是个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对教师而言,“教辅资料”和“教学设计”是以内容导向的显性知识,“实践课堂”是以过程为导向的隐性知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出于多方顾虑,比较愿意分享“教辅资料”和“教学设计”,而不愿意与同事分享“实践课堂”和撰写的经验反思。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知识分享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如果自己不主动去分享个人知识,久而久之,也很难分享别人拥有的知识,这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在教学中,加强人际沟通,多与同事分享知识和经验。另外,如果教师出于竞争,不愿意在本校进行分享,那也可通过其他途径与外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网络也是知识分享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利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分享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要无私贡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教师的知识主要由内隐的、个人的、实践的和具有一定情境性的隐性知识组成,很多学者认为这种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难以用文字表达、交流和共享。实际上,“隐性知识并非不能表达,只是表达起来不像显性知识那样逻辑严密、一目了然,它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性的,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像是一种文字片断(notes)。” [4]借助反思性的教育叙事,教师可将在教学中发生的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教师将教学实践中积累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也对自身存在的隐性知识进行修正和重构,使这种片断式的、隐性知识进行整合、管理,将其系统化、显性化,使知识的传播和分享成为可能。

  撰写反思性的教育叙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撰写教育叙事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反思的理念,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教育故事的简单的平铺直叙的描述,而要采用“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在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时,要适当地融入个人情感、态度、动机和观点。

  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了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策略。教师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借鉴相应的策略,做好知识管理,提升专业技能。教师知识管理也会受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氛围、行政规章制度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学校层面也要从规章制度到理念及具体的硬件设备等方面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必要保障。

  [1]金玉芝.小学教师的知识管理——个人与组织面向之分析[D].台湾:台北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2001.

  [2]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本节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教材第二单元《有效获取信息》。本节是第二节《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中的一部分内容,因特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因特网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为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因特网技术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多,手段更简便。如果能熟练利用因特网提供给我们的服务,对我们的学习会有更大的帮助。

  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过信息搜索经历,已经有了网络信息搜索的感性经验,但是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没有系统化。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归纳提升,使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有全面的理性熟悉,并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出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知识与技能:了解每种信息获取途径各自的特点,能够选择网上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初步熟悉搜索引擎,把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分析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策略,有效快速地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问题解决。学会灵活运用关键字,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以及探究解决问题最佳途径的意识,认识多渠道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快速地获取信息。

  本节课以任务为主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知识结构。根据这一节课时内容的要求设计如下。

  被调查的对象为大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均已接受过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学习。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专业信息获取、专业信息鉴别[2]和专业信息利用等问题进行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和与学生进行讨论,发现在校大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能力普遍低下。

  在专业信息获取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课堂学习与交流”获取专业学术信息是学生首选,约占99%;80%的学生经常使用学校“图书馆印刷型文献”;30%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仅有25%和8%的学生会使用“学术论坛”和“专业网站”;另有10%的学生会采用“其它方式”获取专业信息,如“自行购买专业书籍”“观看电视财经类节目”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主要来自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特别是印刷型文献。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多途径检索文献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要的专业信息。由于图书馆有限的资源及各学科专业采购的相对平衡,其承载特定专业信息的完整性是极其有限的,必须依靠电子数据库资源和相当的馆外资源作为补充。虽然很多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但其对本专业的主要电子信息源及特点还不是十分了解,缺乏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检索方法和途径相结合去高效获取信息所必需的技能,专业信息收集过程盲目且低效。

  在专业信息鉴别,如有效识别信息真伪、对错以及这些信息有用无用方面,有80%的人听从专家评论或推荐,60%以上通过“判断信息机构或作者背景”来鉴别,有50%的人会“向老师、同学请教、核实”,只有低于5%的人“不做辨别和判断”。结果显示,在对专业信息鉴别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显然,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对专业信息进行正确评价判断的前提,由此可见专业基础知识在信息素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在专业信息利用方面,35%的学生能将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记忆”,但将近80%的学生“信息积淀贫乏和信息利用不充分”,即获取信息时急功近利,常常是为了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才被动地去图书馆进行选题和收集信息,导致其利用信息的心理也是应付了事,无法将获得的信息有效整合到个人的知识库中。许多学生不重视课本以外专业知识的积累,缺乏系统而长期的文献阅读计划,更谈不上对文献的精读与粗读以及逐步积累文献信息,导致其思维僵化,不能通过有效的知识联想挖掘潜在的信息需求,致使获取的信息往往比较简单和浅显,从而很难利用这些信息创造属于自己的成果。

  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二者相互交叉融合,既可以利用信息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利用和交流技能,这是一项“双赢”的活动。许多国外一流大学都做了积极的尝试[3-4],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高,教学效果好。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加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计算机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信息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日益扩大,这为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前提条件。专业教师作为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主体,可以将各专业有关的学术问题与信息的获取、评价等有关信息素养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达到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信息素养理论与专业科学研究实践的统一。信息素养教育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在专业教学中落实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信息素养教育为专业教育服务的前提和保障,这也正是高等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中专业属性的体现,更是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5]。

  图书馆不仅是信息获取中心,还是信息素养教育基地,其主要任务是整理和维护图书馆馆藏并提供多种信息搜索工具,对包括专业教师和广大学生在内的信息需求者进行培训,使之获得信息搜索的技巧和方法。学科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变革的主要趋向。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服务向学科专业的层面迈进,高校图书馆应培养学科馆员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是指具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熟悉馆藏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并掌握有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熟知这些学科的教学科研情况,能够胜任某一特定学科领域针对性服务的图书馆专业工作人员。学科馆员制度是为了保证学科馆员与对口的学科或专业人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并为其提供专业、精准、深入的信息服务而制订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了学科馆员应具备的条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与方法等一系列内容[6]。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不断深化充分拓展并提升了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真正使图书馆资源成为专业教师和大学生有力的信息支撑。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数学建模”“挑战杯”之类的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课题。在这类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查阅资料或搜索相关信息,从多方位、多层次了解和把握自己参与课题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源,掌握专业信息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评价筛选到的专业信息,分析利用这些信息,以解决相应问题。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知道引用文献资料、信息和他人成果时应严格按照引用标准标引。

关于作者: 小编

:YB体育【官方注册网址:ag.j9u.org】是一家专门经营一些线上娱乐游戏的平台,YB体育游戏画面上继承国风浓郁、精美写实的特色,YB体育提供的模拟挖掘机中文版下载现在模拟游戏是越来越多了,真人娱乐免费注册体验。

热门文章